重庆三峡学院校友系统

罗智:毕业就创业的先行者

来源:管理员      发布:2018-05-08 14:59:02

    罗智,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02级学生,曾经的班长、学生会主席、团总支副书记,2006年毕业生。而今十年之后,他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鲜花电商企业总裁。十年之间,他经历了怎样的酸甜苦辣,才有了如此成功的身份角色转换?

 

“不安分”的学生时代

    80后,创业者,互联网新贵,企业总裁,这些是他身上为人称道的标签。然而,提到这些标签,他却谦逊地笑了笑,说道:“我的成功大多得益于母校的培养,我所有的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都来源于大学时担任学生会主席和班长时,组织学生活动所积累下来的经验。”

    大学时期的罗智,在同学们眼里,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学生,而是个非常有想法,敢于实践的人。担任系学生会主席和班长的他,热衷于组织各类学生活动,在校内是个颇有知名度的人物。2004年,他号召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创立了一个新闻门户网站-三峡优网,通过这个网站提供学生交流,以及给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在校内引起轰动。

    这些校内实践经验,给罗智今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谈及现在的成功,罗智无比感恩于大学时母校对自己的培养。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实践经验,这些都是母校给予自己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艰难起步与遭遇失败的创业路

    2006年,大学毕业后,罗智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找工作,而是揣着大四临近毕业时开办计算机培训班挣的2000块钱,到了成都,走上创业之路。

    刚创业时几乎什么都没有。没有办公室,就从朋友租来的居民楼中隔出一个小厨房来用。没有员工,就自己身兼多职,销售、技术、客服、售后,都他一个人来完成。经常做项目做到很晚,一不小心抬头,便看到窗外天色开始亮起来,这才发现已凌晨4点。而为了早上7点去上班,罗智便在床头挂了一条湿毛巾,闹钟一响,就把毛巾拖下来,往脸上一抹。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喝一杯浓茶(那时的经济条件,还喝不上咖啡)。为了方便客户联系,他申请了一个800服务电话,绑定在自己的小灵通上。一边见客户,一边做客服咨询。

    创业初期,罗智面临的最艰难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客户只有在项目完成后,才会支付全款。而在公司运营期间,房租、办公开销、员工工资等,对于没有创业资金的罗智来说,无疑是最艰难的问题。罗智有一个准则,就是无论资金多么缺乏,绝不拖欠员工工资,为了支付员工工资及各项开销,罗智不得不用信用卡透支取现。而这一让现在的罗智看来算是屈辱的岁月,还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回忆这段日子,罗智眼神里仍流露出深深的感伤。

    随着公司的发展,员工渐渐多了起来,公司涉及的业务也越来越多。因为年轻,所以敢做,但也因为年轻,难免有些急功近利,而这让罗智吃了不少苦头。

    2009年,房地产行业大热,面对大好形势,罗智带领公司投入其中,也就此遭遇了自己创业史上最严重的“滑铁卢”。为了做好房地产这块的业务,罗智砍掉了公司其他所有基础业务,毕其功于一役,在房地产上全力以赴。然而,此番奋力一搏并没有带来成功,公司反而严重亏损,最后入不敷出。员工一个接一个地离开,而每一个员工离开,罗智就不得不卖一台电脑用来发工资。

    “滑铁卢”之后,面对空空如也的办公室和最后剩下的两名员工,罗智开始反思。最终,他决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回到原来的业务,摒弃急功近利的念头,步步为营。公司终于又回到正轨,逐渐发展起来。

 

成为人生赢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踏实,勤奋,讲诚信,重承诺,在这样的理念下,罗智带领他的企业走到了今天,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鲜花电商企业。罗智,也成为了许多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幸运儿,在大学毕业后能够走上创业的道路,而且还坚持走到了现在。”罗智如是说道。实际上,创业路中的各种辛酸和困苦,恐怕只有罗智自己能体味。

    面对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创业这条路,这个一毕业就创业的企业家却有所担心,“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很多你无法想象的困难,如果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盲目创业,很容易打击自信,也容易放弃。”正因为自己走过太多弯路,体验了太多失败,罗智建议毕业生,最好先就业再创业。

    “任何一个企业家,都要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之后才能有所成长。”而就业,无疑是接触市场经济,获取创业基础技能的最佳选择。

    对于就业,罗智建议道,“大学毕业后,要重视第一份工作,好好珍惜,切忌好高骛远。”在罗智看来,第一份工作尤为重要。作为一个企业老板,罗智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告诫大学生,企业在招聘某个岗位时,往往会看应聘者在这个岗位有无相关经验。因此,他建议,大学生一定要先找好目标,进入一个行业,就要做好做精,成为专业人才。这不管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还是创业方向,都至关重要。



Insert title here